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大同周易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967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茅山三茅真君的传说

[复制链接]

2492

主题

0

好友

1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

管理员 超级版主 论坛督察 分区版主 版主 高级会员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0-2-3 21:19:28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本帖最后由 丑妞1979 于 2010-2-3 21:20 编辑

西汉初,黄老之学盛行于社会各界,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是当时达官贵人、文人雅士所追求的主题。这一思想对安定社会,休养生息,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。汉初统治者,深知秦亡之原因在于赏罚不当,赋敛无度,天下动乱多事,以至于百姓穷困。他们深感只有奉行清静治理民众的政策,才能得民心,安天下。人民经过战国之乱,饱尝战争带来的苦难,经济萧凋,土地荒芜。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,推行黄老之学,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要。汉景帝之母窦太后,喜好黄老之学,在窦太后的直接影响下,“帝及太子,诸窦不得不读《皇帝》、《老子》,遵其术”。
  (《史记》卷四九)这里“帝”指景帝;太子指后来的汉武帝。由此可见,皇室贵族对黄老之学的崇尚。黄老之学,主要以道家老子理论为基础,强调治国治身,均以自然无为为好。与先秦相比,汉初统治者推行黄老之学,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华。

  汉武帝即位后,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被采纳,实行“《罢黜百家》,独尊儒术”的政策。然而,汉武帝求仙之心,效法秦皇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《史记》内的《封禅书》、《武帝本纪》均有详述。茅氏三兄弟中大茅君茅盈于汉武帝(公元前140~公元前87年)时开始弃家入恒山学道(据《中国历史地名词典》载:恒山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,于山西接壤处。从汉唐至宋明,都以河北曲阳县为北岳。清顺治年间,改祀位于山西浑源的恒山,原河北恒山于是改称大茅山。照此说来当年茅盈学道即在河北曲阳的恒山)。关于三茅兄弟学道的历程,可以通过元朝《茅山志》了解到事迹。

       茅盈,讳叔申,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岁,即公元前145年,尊称大茅君。二弟茅固,讳季伟,生于汉景帝戊戌岁,即公元前143年。三弟茅衷,讳思和,生于汉景帝庚子岁,即公元前141年。他们的高祖茅濛,字初成,早年深知玄远,察览兴亡,预知周朝即衰,隐居不仕,拜鬼谷先生为师,修道往来于华山(今陕西华阴)终成道果。另《史记》卷六《集解》引《太原真人茅盈内记》与《茅山志》中有关茅盈曾祖父茅濛修道于华山并“白日升天”的说法相同。茅盈高祖曾于秦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日,即公元前217年得道升天。当时有首在民间久为流传的歌谣说:“神仙得者茅初成,驾龙上升入太清,时下玄洲戏赤城,继世而往在我盈,帝若学之腊嘉平。”秦始皇闻人秉报,得知这一消息后,隧派官吏询查当地乡里,人们说这是劝秦始皇求长生之术。于是秦始皇欣然有寻仙之志,因改腊月为“嘉平”月。茅氏三兄弟,其曾祖茅偃,字泰能,仕秦昭王(公元前306~251年)任车骑校尉长平恭候;其祖茅熹,字仕伦,仕庄襄王(公元前249年)为广信王,秦皇继位,又为德信候。茅氏三兄弟的祖父生有六子,其中第六子名茅祚,字彦英,不仕不学,志慕农桑。茅祚生有三子,长子茅盈,次子茅固,三子茅衷,道教尊称三茅真君。

       茅盈十八岁时弃家辞亲,入恒山学道。在次之前,茅盈常对两位弟弟说:“人间空有,世事虚幻,功名富禄,如过眼烟云。身在名利之场,如履薄冰,咱们应像老祖宗那样隐居修炼,道成逍遥自在,来去自由,远离人间浊世物累。”但两位弟弟当时对兄长的教诲仍未解悟,以至后来走上追求仕途功名,光宗耀祖的道路。公元前127年,茅盈毅然辞亲,独自一人来到向往已久的恒山学道,在山中他经常读《道德经》、《周易》等书,学修并进,参悟道法,并且采药服饵,潜隐密修,日复一日,积6年时光,精诚思感,梦太玄玉女说:“西城王君得道,可拜他为师,你何不及时前往受教?”道不虚言。第二天清晨,即觉悟是夜梦吉兆,启程直达西城。到达西城后,茅盈清斋三月,沐浴洁身,静待王君。一日,见王君施神功,驾神虎来到山岩间。茅盈皈命真道,向道心切,施弟子礼后,真心请教长生仙术。王君见他一心向道,接引他至玉宫洞。在洞中,茅盈学道之心,更加迫切,庆幸的是他有一位已经得道的师父能经常为他学道指点迷津,并能传授道法,从此道心更加坚定,清修苦练,勇猛精进,又在玉宫洞修道17年。经过17年的考察,王君认为茅盈修道谨秘,能甘受淡泊,就放地让他负责管理玉宫洞的道法秘藏图书。从此,他一边修道,一边管理图书,又在此修道三载。茅盈前后在玉宫洞修道计21年。元《茅山志》记载:有一天,王君接到仙书要去朝见西五母,携茅盈同往,驾起双龙神车,飞往白玉龟山,师徒两人在青琳宫拜见了西王母。王母说:“总真带凡人来登灵台,不觉得劳累吗?”王君笑而不答,只是朝着茅盈站的方向看了看,茅盈心神意会,立即上前叩拜王母,请求传授神仙长生仙术,茅盈虔诚地诉说:“虽仰远流,莫之能济,自修道以来,我心里最担心的是常恐不能得到道法真传,尽管修道,像凡夫俗子那样死去,这不是让世俗不明道法的人取笑我吗?诚心所感,幸遇王君悯我修道艰辛,已传授了一些修身的方法。我今日能见到圣母,不只是一睹圣姿态,更重要的是祈请圣母大发慈悲,,传我长生久视、得道成仙的方术。”王母见他求道上进之心,如此真诚,以赞许的语调说:“你向道之心,果然坚定。我过去的老师元始大王,扶桑大帝君,传我《玉佩金铛太极玄真经》,实天人之殊珍,上帝之奇秘,今日传授于你。”言毕,命王君阐释玉佩金铛之道,太极玄真之经。又说:“元始天王大帝君,言是太霄二景隐书。又有阴阳二景内真符,与本文相随,太上法惟令受诸与你,你玉札玄挺,素书上清,当为上卿之君,司命之任。这些道法以后当另传授给你。然而你不是早已听说明堂玄真之道,至于太霄隐书玄真之道,其法是食日月之法,炼五神之术,非总真弟子不教,司命之挺不传。”茅盈得到王母所传的道法后,与王君回到了西城,依照传授道法真诀,潜修三年。这时,茅盈道气备于一身,王君又赐九转还丹一剂,神方一首,并立坛结誓,不许宣泄。事后,乃告诉茅盈说:“你已得道成仙,从现在算起,再过一百年,你到南岳来见我,我将授你至吴越一带去任仙职。”这时,正值武天汉四年(公元前100年)。

     辞别王君后,大司命君茅盈和光同尘,混迹世间。这时,他已49岁,踏上了回家的征程。回到家的征程。回到家中,父母双亲均健在,其父茅祚见茅盈忽然归来,不禁大怒道:“你不教养双亲,游走四方,我当你为不孝之子。”其父欲拿手杖罚他,茅盈见状急忙上前跪在父亲面前说:“我出门这些年,苦心修道,今已得道,道法遁世,事不两济,虽然在外,不能当面供养双亲,使父母早晚没有受益,但能使家门平安,父母健康长寿,这亦是道法在冥冥中暗助的结果啊!我以授圣师符箓,无时不有天丁天兵在卫护,千万不可打我,否则,三官大帝考察,将会受到惩罚。”父不解其意,正欲举杖打茅盈,哪知手杖已摧折,段段飞扬,穿柱陷壁。这时,其父才觉茅盈此次回来,非同寻常。父说:“你说自己得道,能否起死回生?”茅盈回答说:“人有天禄,终及积恶,罪重者不可更生,其横受夭折,我定能让其重生于世。”于是茅盈施道术,召来当地土神,得知附近一户家中有位被水淹死人死后不久,遂告死者亲属,掘地挖棺,抬出三日能语,后其人又在凡世活了几十岁而去世。从此以后,远近乡人对茅盈十分崇拜,奉为神明,后父母寿终而逝,尽了人子孝心后,因茅盈是得道之人,预期升举仙化已是情理中事了。

        汉武帝元朔元年(公元前128年),茅盈二弟茅固举贤良,拜五官郎。征和二年(公元前91年),转太子傅。汉昭帝元凤元年(公元前80年)拜破胡校尉,武威太守。茅固在汉景帝时,官至察孝廉。清《茅山志》对茅固所任官职年代记述不详,在此予以说明。

         茅盈三弟茅衷于汉宣帝地节二年(公元前68年)迁洛阳令,转拜西城校尉上郡太守,元帝即位(公元前48年)拜五更大夫,转西河太守。

        茅盈两位弟弟在朝做官,父老乡亲称赞不绝,大司命茅盈说:“我虽然不作二千石俸禄的卿相,但也当有神灵之职,天帝见选补东岳上卿震林司命君,总统吴越死生之籍,灵拔学道,试校群仙,此亦上真宗师神宫之要位”。并且预期来年四月三日,当升举得道。

        到了第二年四月三日,众贵宾客到期前来君家门前。茅盈施道术,俄顷,地忽自平,青缣帐屋,屋下铺白毡,容数百人就坐,奇肴珍果,自到人前,气场面胜过两位弟弟荣升官位时的数倍,芳香之气,达于数里,几日不散。

       次日,茅盈辞家,并告诉家族子弟说:“真仙道隐,韬光养晦,贵在看破人间功名利禄,我之所以不默然藏行潜举而去,其目的是想诱劝我两位弟弟和普天下有心修道之人,还望他们不要再追名逐利,应早日看透凡世,修得功圆果满,超脱成仙。我二弟于三弟,虽然现在仍迷恋功名富贵,但总有一天会知迷必反,走上修得证真的路,将来他们自会辞官委祿来造我,我这次要去的地方,是长江以东,句曲之山。此山内有灵府,众洞相通,穴岫长连,确为洞天仙馆。以前我与圣师王君约定,先在此山,以自清励,恭伺天命,然后镇彼大霍,居于赤城矣。”言毕,即登羽车,参驾龙虎,向东浮空而去。这时,正值汉武帝初元五年(公元前44年),茅盈此时已在世102岁,遂过长江,暂治句曲山内,游洞宫,灵著江东,道惠百邑。于句曲山北外立茅舍,当时称下泊宫,即今天的茅山镇大转盘路西北面附近。

        两位弟弟在朝做官,听到兄长茅盈那些神奇的仙术后,开始确信他已修炼得道,坚信神仙可学。于是商定同时弃官还家。一日,二弟对三弟说:“长兄修炼得道,并非外人,我俩何不前去寻找长兄,求他亲自给我我俩传授道法仙术,免得枉走错路,白浪费光阴,我们不能等待老死,快去找兄长指点迷津,超脱凡世为上策。”三弟听完二弟这番话,顿时慧性大开,完全赞成,愿随他一起去寻找长兄茅盈。

     汉武帝永光五年(39年)三月六日,茅固与茅衷越秦岭,渡长江,来到句曲山,与兄长茅盈会面。悲欢交集,未曾开言,早已泪流满面,茅盈对两位弟弟说:“悟何晚矣!”两位回答:“以前我俩迷于尘世官职,流湎风尘,稀世臭味,位至守相,知其因为家兄神力覆护,蒙阴以来,平时体会不深,今天想起,一旦失兄,若无天地,人非金石,名当有尽,人以吸吸寄生,生死无常,不朝则夕。我俩在家习读兄长所留仙经道书,只因不得真诀,修炼无从下手,现在越江来见兄长,亲禀道法口诀,养生训诲,更重要的是请兄给我们传授如何下手修真的方法。”茅盈说:“两位弟弟年龄已近入老年,身体内元气亏损,不是短时间可以复元的,即使使得道法真诀,也只能修成地仙啊!”从此后,开始叫二弟服青芽,服气烟液,以保形体。同时,茅盈根据两位弟弟体质,教服不同的丹药,指教茅衷说:“你宜服黄帝四扇散,我昔受之于高丘先生,现传授给你”。指茅衷说:“你宜服王母回童散”。茅固服“四扇散”,以填精补脑;茅衷身体亏损少,宜服“回童散”。两位弟弟按照兄长的指教,服药行气、咽液。又行持养生修真法戒,精勤静思,谨慎修持18个春秋,面色如少男。此时,茅盈又传授仙术,教存“明堂玄真宝气”,以摄运生精,理和魂神。三年之中,神光始现。茅盈又各赐九转还丹一剂,神方一首。于是,二弟仙道告成。

       两位弟弟如法修持,已道备德隆。这时,茅盈乃启奏西城王君,自承两位弟弟蒙天恩济度,得位地仙,请赐仙职。按照道书说法,大道修成,要受上天敕封,即元《茅山志》所说:“仙法要当佩箓受箣。”王君说:“你少年学道,勤心不懈,我悯你道心鉴定,传授道法,得以成道,为你保举,太上垂许,赐命仙职,自上古以来,像你们兄弟都已修成道果,在人世间也是少有的。然而,你们的高祖得道,功德浩大,以致普及万物,积德所致,乃生你们贤良,慈心仁和,毎修阴功,行笃意诚,你屡请求授两位弟弟仙官职务,今天再赐玄水玉液丹,可教他们长期斋戒后服下,但要告诉你,让他们不要随便乱说。”两位弟弟服玄水玉液丹后,内通神明,外摄六丁。心斋三月,奉旨青童诸官,书名金简,次诣西城洞宫,朝见总真上宰;南诣青童方诸宫,书名金简,次诣城洞宫,朝见总真上宰;南诣衡山朱台,朝拜太虚赤真人,受真变神符;上登九宫,奉旨金阙,受圣君丹书,传授紫素宝文,以付茅固、茅衷、茅固受封“地真上仙定录神君”之号,茅衷被赐:“有司三官保命仙君”之位。元《茅山志》载:“至此时,茅盈大司命君句曲山已四十三年,至汉衰帝元寿二年庚申岁,年一百四十有五”。(卷五)元寿二年,即公元前一年。这年,西城王君与西王母、上元夫人等同降茅山,王母命侍女松辟出《三元流珠》、《丹景道精》、《隐地八术》、《太极绿景》共四部经,已传茅固、茅衷。王母又命李方明出《玉佩金珰太宵隐书》及洞飞二景内符传司命君茅盈。与此同时,上元夫人左手执四部经,右手执受书,盟仰天向茅固、茅衷祝曰:

     “九天浩洞,太上曜灵,神照玄微,清虚朗明。登希者妙,守气者生。至心道臻,寂感真成。役神形辱,安精年荣。石精金光,藏景录形。左右招神,天元策灵,可以步虚,可以沦形。长生久视,与天同明。违盟泄露,祸必族倾。各宜慎祸,敢告茅生”。

        祝毕,茅固、茅衷拜受灵书。上元夫人,据《茅山志》卷五说:“三天真皇圣母,上元告真,统领十方仙真玉女名录”。接着,王母手执太宵隐书,又命侍女张灵子把上天受书,即“交信之盟”,对大司命君茅盈启手授书,向天祝曰:

       “天高地卑,无五岳镇形。元精激气,沧泽玄青。天回九道,六和长平。太宵隐书,玉佩金珰。玉京八会,宝洞上章。登行太极,上清瑶房。泄则受考,身获夭殃。受者慎之,敢告茅盈。

      大司命君茅盈伏受隐书,宴集受事。受书毕,西王母与上元夫人乘祥云而去,喂王君服留。后茅盈与两位弟弟诀别,大司命君随西城王君仙居赤城玉洞府。临行前告诉两位弟弟说:“我今去便有局任,不得经常往来,早晚相见,如果见面要当一年再过来于这里。今后每年三月十八,十二月二日是相会日期,我师王君与南岳太虚赤真人游览于两位弟弟之处,你们可要记清,有真心学道的人,等待这两日,我自会默佑他们,使学道者慧性大开,得悟道法,”话毕,茅盈与王君施仙术而去。从此,茅固、茅衷留治句曲山,洞内立宫。茅氏兄弟成道后,道著万物,流润苍生,德加生灵,俱获其情。百姓有求,无不感应,默佑之恩,众口皆碑。句曲山留传已久的歌谣说:

   “茅山连金陵,江湖据下流。三神乘白鹤,各治一山头。召雨灌旱稻,陵田亦夏柔。妻子咸保室,使我白无忧。白鹄翔青天,何时复来游?”

       三君成道后,曾经乘白鹤会集茅山大茅峰、中茅峰、小茅峰,时人称句曲山为大茅君、中茅君、小茅君。经书称赞是时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灾害不起,后人为纪念其功德,立庙奉祠,时称“白鹤庙”,遂改句曲山为茅君山,简称茅山。尔后,西方信士来此敬香,年复一年,一直延续到今,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。

       茅氏三兄弟得道成仙后,善男信女尊称“三茅真君”、“三茅帝君”。道教上清派在茅山创立后,该派又称“茅山派”,亦称“茅山宗”,尊茅盈、茅固、茅衷为本派开山祖师,简称三茅祖师。宋朝徽宗、理综皇帝时,分别为山茅真君加封、近号。如宋理宗加封茅盈为“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”,茅固为“定录右禁至道冲静德佑真君”,茅衷为“三官保命微妙冲慧仁佑真君”。时至今日,茅山一年一度的朝山敬神礼香道教活动,依然延续着两千年前茅盈所说:“每年三月十八,十二月二日是相会日期”的传统。只是香客游人数量与往昔相比,呈逐年上升趋势,这不能不说三茅祖师与道教信仰,已是何等的深入民众。

附:三茅真君简史

三茅真君,即大茅真君茅盈,中茅真君茅固,小茅君茅衷。

       高祖茅濛,字初成。知周即衰,隐居不仕,师事鬼谷子先生,来往于华山,秦始皇三十年(即公元前217年)九月庚子日,乘龙飞升。曾宜父茅偃,字泰能,秦昭王年(公元前306年)时,仕至车骑校尉,长平恭候。祖父茅熹,字世伦,仕庄襄王(公元前249年)为广信候。茅熹生六子,其弟六子讳祚,(即真君父),字彦英,不仕不学,志慕农桑,生三子,长即大司命茅盈,次子茅固,三子茅衷。

       茅盈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岁(公元前145年),18岁弃家辞亲人入恒山,密修六年,梦太玄女语“西城王君得道”,次日即去王君玉洞宫,学道17载,后王君见盈谨密,令管理道经秘,又经三载,道成。

      茅固生于后元戊戌(公元前143年),举贤良,拜五官郎,武威太守等官职。

      茅衷生于后无庚子(公元前141年),少以节行著,隐华阴山,拜西城校尉上郡太守,转西河太守等职。茅盈于无帝初年元五年丁丑(公元前44年)四月三日,预示升举,诱劝二弟追慕学仙,紫书颁发曰:“大司命君”。统领地官属籍,关决生死,时在世102岁,暂治学句曲山,于山之北下泊宫立屋舍。

       茅固、茅衷于元帝永光五年壬午(公元前39年)三月六日,于句曲山面会其兄大司命君,他俩在句曲山修道21年,道成。

       茅盈于汉成帝鸿嘉二年(公元前19年)携茅固、茅衷启奏西城王君,为二弟乞赐仙职。于衡山朱台谒太虚赤真人,受真变神符。上登九宫,奉金阙丹书,受茅固为“地真上仙定录神君”,茅衷为“有司三官保命仙君”。

        衷帝元寿二年康申岁(公元前1年),茅盈已居句曲山43年,时高龄145岁。王母与上元夫人驾降茅山,王母传大司命君茅盈“玉佩金珰太霄隐书洞飞二景内符”。上元夫人传茅固、茅衷“《三元流珠》、《丹景道精》、《隐地八术》”等道经。

        同年,茅盈随西城王君升举赤城玉洞府。临行曰:每年三月十八日、十二月二日期会,有好道者于此日来句曲,获圣佑,启智慧。从此,茅固、茅衷真君治句曲山。

       宋淳祐九年(1149年),三月,加封大茅君“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东岳上卿司命神君”,中茅君加封定号“定录右禁至道冲静德佑真君”,小茅君加封进号“三官保命微妙冲慧仁佑真君”。

       元朝延祐三年(1316年)七月,加封大茅君:东岳上卿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应真君;加封二茅君:定录右禁至道冲静佑妙应真君;加封三茅君:三官保命微妙冲慧仁佑神佑真君。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手机版|Archiver|联系我们|关于我们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大同周易网    吉ICP备09008463号-1

GMT+8, 2024-5-8 00:46 , Processed in 0.107064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